close
美國社會的自信~很棒的文章
來美國的有些亞州新貴們,很快就發現他們身邊少了一份熟悉的羨慕,便多了一份失
落。於是,他們隨時分發印有董事長頭銜的名片,結果並不管用。於是又一擲千金,
買下華屋名車。可氣的是,竟然連那些居斗室,開破車的美國佬也巋然不動,不肯景
仰擦身而過的賓士老總。當然更不會有人注意到他們袖口或領口的名牌。
來美國的有些亞州新貴們,很快就發現他們身邊少了一份熟悉的羨慕,便多了一份失
落。於是,他們隨時分發印有董事長頭銜的名片,結果並不管用。於是又一擲千金,
買下華屋名車。可氣的是,竟然連那些居斗室,開破車的美國佬也巋然不動,不肯景
仰擦身而過的賓士老總。當然更不會有人注意到他們袖口或領口的名牌。
在美國,高薪、華屋、名車的群眾號召力沒有在新富國家那樣大。這個世界上難道還
有什麼物質比我們自身更令人動心的嗎?當然沒有。很多美國人身為粗工階層,也是
心滿意足。當你出入豪華賓館時,為你叫車的男孩不卑不亢,禮貌週到,你會感到他
的自信。
他未必羨慕你我選擇的道路。千千萬萬的美國人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了職業,選
擇了生活的各個方面,也活出了一份自信。於是,讓那些在本國高高在上的貴人們到
了美國來就傲氣頓失。
一個訪美的亞洲官員講:『我在國內時別人見我就點頭哈腰。可是在美國,連有些撿
破爛的人腰板都挺得直直的。』是的,當個人不能威風時,整個民族就可以威風了。
我原來工作的辦公室裡有個維修計算機系統的老美,大學畢業,工作十年了,很平常
一個人。處久了,我們每天見面時也調侃幾句。
一天,我開勸他:『你為什麼不去微軟工作呢?幾年下來股票上就發了。』他說:
『我不喜歡微軟,這兒挺好。』
後來我發現他有一張合影照片,他、他姐姐、姐夫、比爾蓋茨。才知道他姐是早年跟
比爾蓋茨一起打下微軟今天的功臣,現擔任微軟的副總裁,也是億萬身家了。一問,
辦公室裡有人知道,卻沒人跟他套交情,大家把他支來支去。他不求致富,有一份淡
泊的安祥。
你會發現,美國很多的博士們找工作,首選是做教授。做教授可比去公司窮,還辛
苦,但有更多的學術和時間自由。我有個朋友,在一所大學任助理教授。美國幾個最
大的製藥公司請他去主持一個研發部門,開價是他的學校年薪的三倍,他不去,就要
做教授。還勁頭十足地約我寫論文,回國開講座,其樂陶陶。最近他因為一項被美國
醫療服務協會稱為挑戰傳統的發現,而受到美國主要媒體的關心。
一個本系的老美教授告訴他說:『我搞了多年的研究,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引
起如此的迴響。並且還認真地給這位老兄出主意,怎麼樣把這事的影響擴大。如果我
是他的同事,我是否會像那位老美一樣為他的成功真誠激動,錦上添花呢?
因為有自信,你的美國同事和朋友也樂于恭喜你的成功。沒有自信,你很難心平氣和
地去祝賀你身邊的同胞,哪怕是密友。有時倒不是因為他搶了你的機會,而是他的成
功恰好勾起了你的自卑和由此產生的嫉妒,心態難于平衡。若要以他人的不成功為驕
傲的基礎,你是把自信建立在了自卑的沙堆上。
當他人的成功浪潮襲來之時,你將何以安身立命?
曾記否?幾年前轟動全美的一件慘
案,依阿華大學的一位中國學生因為嫉妒而槍殺同胞又斷送了自己。
信心乃人生之本,捨本求末,難為自己,也難為他人。有一位朋友,拿到一個大學的
教授職位,高高興興地從麻省來加州赴任,先租公寓房住。自己是教授,住的公寓當
然不差。隔壁鄰居是一家墨西哥人,每天見面都打招呼。聊天時老墨中氣十足,沒什
麼文化,但神色之間透出對生活相當滿足的自信。
這位仁兄想,這老墨雖沒有文化,敢跟我大教授談笑風生,想來也是生意上有成之
輩。
結果不然,這老墨沒有工作,全靠五個小孩的政府補助過活,每人每月幾百元錢,還
有食品券。這位朋友感概地講,恐怕克林頓總統來了,這老墨也不會腿軟。職務也幫
助不了你去吸引自信的朋友,話不投機半句多。
在這片崇尚自由呼吸的土地上,當你我理解並尊重他人的選擇,就不會試圖用高薪去
讓一個自命清高的教授下海,用博士學位去讓一個講求實惠的藍領汗顏,用賓士去讓
一輛招搖過市的舊車愧退,用華屋去讓一位與世無爭的高鄰氣短。
案,依阿華大學的一位中國學生因為嫉妒而槍殺同胞又斷送了自己。
信心乃人生之本,捨本求末,難為自己,也難為他人。有一位朋友,拿到一個大學的
教授職位,高高興興地從麻省來加州赴任,先租公寓房住。自己是教授,住的公寓當
然不差。隔壁鄰居是一家墨西哥人,每天見面都打招呼。聊天時老墨中氣十足,沒什
麼文化,但神色之間透出對生活相當滿足的自信。
這位仁兄想,這老墨雖沒有文化,敢跟我大教授談笑風生,想來也是生意上有成之
輩。
結果不然,這老墨沒有工作,全靠五個小孩的政府補助過活,每人每月幾百元錢,還
有食品券。這位朋友感概地講,恐怕克林頓總統來了,這老墨也不會腿軟。職務也幫
助不了你去吸引自信的朋友,話不投機半句多。
在這片崇尚自由呼吸的土地上,當你我理解並尊重他人的選擇,就不會試圖用高薪去
讓一個自命清高的教授下海,用博士學位去讓一個講求實惠的藍領汗顏,用賓士去讓
一輛招搖過市的舊車愧退,用華屋去讓一位與世無爭的高鄰氣短。
有一個故事,事情發生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美國著名的悄悄話專欄的記者辛
迪.亞當,她想約克林頓總統的夫人希拉蕊來個單獨採訪。多番努力,終于搞定,希
拉蕊同意在她出席了紐約曼哈頓大學俱樂部的一個婦女集會的講演後,跟辛迪談一個
小時。
採訪就定在曼哈頓俱樂部裡。這個俱樂部有百年歷史,莊重傳統,古色古香。辛迪先
到,在大廳等候。到了時間希拉蕊還沒來,她坐不穩了,悄悄地把大哥大拿出來,打
個電話問一下。守門的老頭過來了,並說:『夫人,你在幹什麼?』辛迪說:『我跟
克林頓夫人有個約會。』老頭說:『你不可以在這個俱樂部裡使用手機,請你出
去。』說完後老頭就走了,辛迪收起了手機。
一會兒老頭又來了,看見這女人沒走,還與克林頓夫人在大廳裡高談闊論,在場的有
總統府的高級助理們。老頭不樂意了,說:『這是不能容許的行為,你們必須離
開。』克林頓夫人說:『咱們走』乖巧地拉上辛迪就出去了。這個老頭可不是賈府門
前的焦大,他選擇了守門,擁有了一份權貴們不敢在他面前猖狂的自信。
要是一天北京大學有一個守門人能擋出去一個政府部長,你我兄弟也許就可以把求職
簡歷寄過去啦。
權勢人物的氣度是制度和人民調教出來的,常常是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領
袖。知道嗎?比爾蓋茨想參加哈佛的同班聚會,被有些同學拒絕了。是呀,你蓋茨選
擇了中途退學,跟同學沒多大關係,聚個啥勁?選擇了在哈佛畢業的同學未必都選擇
了向金錢屈膝。當然,自信並非都來源于生活的選擇,美國的選擇也有不盡人意之
處。
但是我知道,美國的選擇給我帶來了更適合自己的發展,我不再以他人的價值取向為
自己的成功標準,幸福是不分貧富的,自信是不依賴他人。中國人的教育的出發點在"
比較",於是幾千年來,人們活在一個"尋找"認同的社會洪流當中。我們需要父母的認
同,伴侶的認同,公婆的認同,同學的認同,同事的認同,親戚的認同;甚至所有鄰
居短短幾秒鐘相遇時的眼光認同。
我們不能接受自己的特質,更不可能知道怎樣去過一個豐富的人生一部電影。"舞動人
生(Billy Elliot)",一位11歲的男孩讓我清楚知道了自己生命的目的,而勇於追求豐
富人生的感動。有下一代的父母們,為了你的孩子去看一看這部電影吧!我們的父母
們在不知道有選擇的情形下給了我們一種在比較下發展我們生命的教育,但是,我們
是否又將這樣的方式教給了下一代?
------------------------------------------------------------------------------
過去或是甚至現在, 受著傳統教育的我們總是逃脫不了"比較", 來肯定或是否定自身或他人的人生, 不論是生活的點滴, 還是, 工作的成就, 也或是, 學歷的高低, 實在有太多都建構在"比較"上, 有多少時候, 我們連說"實話"的自信, 也被地位的比較給比下去, 就像今天新聞報導中有位女網友 , 大方的將自拍照片分享給大家, 但是, 同窗好友卻是給了難堪的評語, 這, 就是我們的教育, 人性是容易被忌妒或比較給扭曲的, 即使, 身在高位, 或是, 擁有高學識的貴人們,也容易受憂鬱症所迫, 容易去妒忌別人所擁有而自己缺乏的幸福. 我想, 如果生活中多點隨遇而安, 多點知足長樂, 多點感謝擁有的部份,很多紛爭都會自然平息, 很多尊重也會自然而來, 不是嗎?
全站熱搜